-
赏月
中秋赏月的风俗在唐代十分流行,许多诗人的名篇中都有咏月的诗句。到宋代,中秋赏月之风更盛,每逢这一日,“贵家结饰台榭,民间争占酒楼玩月”。明清宫廷和民间的拜月赏月活动更具规模,中国各地至今遗存着许多“拜月坛”、“拜月亭”、“望月楼”等古迹。文人士大夫对赏月更是情有独钟,他们或登楼揽月或泛舟邀月,饮酒赋诗,留下不少脍炙人口的千古绝唱。
-
吃月饼
中秋节赏月赏月和吃月饼是中国各地过中秋节的必备习俗,俗话说:“八月十五月正圆,中秋月饼香又甜”。月饼一词,源于南宋吴自牧的《梦梁录》,那时仅是一种点心食品。到后来人们逐渐把赏月与月饼结合在一起,寓意家人团圆,寄托思念。同时,月饼也是中秋时节朋友间用来联络感情的重要礼物。
在福建厦门地区还有博饼的习俗,而且博饼被列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 -
放河灯
中秋放河灯对于少女们和孩子来说,是一个很有意思的活动。用油纸做成荷花型、船型等各式各样,点上蜡烛,放于河中,放之前许下美好的愿望,让河灯带着自己的愿望飘香梦想的目的地。
-
饮桂花酒
中秋之夜,仰望着月中丹桂,闻着阵阵桂香,喝一杯桂花蜜酒,欢庆合家甜甜蜜蜜,已成为节日一种美的享受。到了现代,人们多是拿红酒代替。
-
烧塔祭月
每年中秋节,江西省南昌市进贤县西湖李家村举行一年一度的中秋圣塔火焰祭月活动。据介绍,当地将中秋节视为丰收节日,历史上就有拜月神、烧圣塔的习俗。圣塔一般用砖做底,用瓦片做身,约5米高,在塔内焚烧晒干的豆蒿,等明火熄灭后,用长杆在火底猛挑,火星从塔身的一个个口子里喷出,借着风势扶摇直上,场面非常壮观。烧塔象征着今后的日子红红火火,岁岁平安。
赏月
吃月饼
放河灯
饮桂花酒
烧塔祭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