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层宣讲不妨多些“掰扯”-渭南文明网

200一晚同城约茶_500元四个小时快餐不限次数,附近约学生一晚上100块软件,全国900+城市空降24小时服务

基层宣讲不妨多些“掰扯”

来源:中国文明网  时间:2025-04-10

  在很多地方的方言中,都有“掰扯”这个词。一般来说,“掰扯”可以理解为?分析、辨析?,就是把事情说清楚,讲明白。例如,“这事儿咱们可要好好掰扯掰扯?!币馑季褪且欢ㄒ训览斫睬宄?。

  基层宣讲面对的是群众,宣讲工作如果不看对象,不了解群众需求,自说自话,隔空喊话,往往是“讲者头头是道,听者低头睡觉”,一通宣讲下来,大家理论没听明白,政策也没听懂。要解决基层宣讲面临的这类问题,多和群众面对面“掰扯掰扯”不失为一种有效方法。

  在理论宣讲上要有效“掰扯”,首先要放低姿态、平等交流,和群众在同一“频道”说话。其次要做好语言转化,把“文件话”转为“群众话”,用身边事讲大道理;要设置“兴奋点”,激发参与感,让群众从“旁听者”变为“讨论者”,通过问答、辩论,让群众真正把理论政策搞明白、弄清楚。

  宣讲者以“拉家?!钡淖颂?,用方言俚语、生活案例与群众面对面“掰扯”,将理论“掰开揉碎”,群众就会感受到政策与自身生活相关联。例如,在宣讲中央一号文件、讲解乡村振兴政策时,如果结合当地土地流转的成功案例,用“一亩地能多挣多少钱”的直观算法,就比单纯强调“提升乡村产业发展”更容易被接受。有时,基层群众对政策的疑虑往往源于信息不对称。比如医保报销比例调整,如果只是宣读文件,群众可能因为不理解计算方式而误以为“政策缩水”。这时如果和群众好好“掰扯掰扯”,用具体数字模拟不同医疗费用下的报销结果,群众可能就会更快理解政策调整的合理性,也会对新政策更加认同。

  总之,基层宣讲要多些“掰扯”,是以一种更接地气、更贴近群众需求的方式宣讲。“掰扯”的本质,是将宣讲从“传声筒”变为“转换器”,从“我说你听”升级为“我说你懂”。它要求宣讲者既有扎实的理论功底,又有“蹲下来对话”的诚意。当群众感受到自己的困惑被认真对待、意见被充分倾听时,政策理论宣讲才能真正入脑入心。这种“掰扯”式的宣讲,或许费时费力,却是打通政策落地“最后一公里”不可替代的桥梁。(朝阳门工作室 纪泽民)

操作选项

字体大小
宽屏阅读
打印文本